50年马识途随贺老总接见起义代表,见面后发现:代表竟然是我亲哥


“我这一百年不知经历了多少沧桑巨变,尝够了多少惊险、危难、痛苦、悲伤和欢乐,经受了多年的锻打和历练,养成了处变不惊、乐观看待人生的性格,自然就能长寿了。”
当这位106岁的老人被问及“养生秘籍”时,他总会淡淡地笑答:“达观”“提得起放得下”。
没错,只有心胸豁达乐观,遇事才能处惊不变,而这位百岁老人不是别人,就是与巴金、张秀熟、沙汀、艾芜并称“蜀中五老”的马识途。
其实马老何止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,他还有一个另一个重要的身份—革命家。
马识途,1915年出生于四川忠县一个书香之家,他从小就喜欢吟诗作文,六岁就上了私塾,并且熟读读“四书”和古诗词,一度成了别人家的孩子。

1935年,20岁的马识途写了一篇散文叫《万县》,投稿于叶圣陶主办的作文竞赛并且获奖,由此小有名气。后来,他在“一二·九”学生运动中,又在报纸副刊发表了大量短文,使得名号越来越大。
不过那时马识途从来没把写作当做终生追求,他一心想要参加革命报效祖国。
马识途曾经在他的作品《我爱我的祖国》一文中写道:
“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投身革命起,我在出生入死的地下党工作中得到磨炼;抗日战争时期,在西南联大,我亲见一代读书人于艰苦卓绝中的气魄和风骨,也真切听到人民怒吼的心声和越吹越响的斗争号角……”...
可以说在跨越两个世纪的生命里,马识途从未停止过奋斗。
起初在他看来,读书是为了救国,所以当他一上中学时就立志将来当工程师,并且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,不过在学校里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——南京秘密学联小组。
后来,马识途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,在此期间,他同时受教于众多的名师大家,包括闻一多、沈从文、朱自清等著名学者,并且从中深受影响。
然而,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面对着国家蒙辱、人民蒙难,马识途毅然投笔从戎投身了革命。
1938年,马识途加入中国共产党,开始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。不过如此一来,就不可能专心进行文学创作或学术方面的研究了,但他无怨无悔,决定将终身奉献于革命事业。
1939年年底,马识途在党组织的批准下与刘惠馨喜结连理。两人将家安在了在湖北恩施一处柑橘园中,那里也是鄂西特委的交通站,也是为了地下工作的需要。
可是令人遗憾的是,处在白色恐怖时期,注定不会享太平。
1941年,震惊中外的“皖南事变”爆发,很快鄂西陷入绝境中,时日不久,身为妇女部长的刘惠馨不幸被捕,最后壮烈牺牲,而马识途因巡视工作在外幸免于难。
可想而知,痛失爱妻后马识途简直悲痛欲绝,但为了革命他还是强忍悲伤,奔赴昆明继续战斗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爱妻牺牲后,马识途才出生一个月便随母亲坐牢的女儿却下落不明,后来他足足找了20年才终于找到。
据悉,后来马识途发表了长篇小说《清江壮歌》,轰动全国。而这部作品背后,就是以这个真实的故事为题材而写的。
马识途的一生可谓富有传奇色彩,可以说他的革命家身份为其成为作家创造了契机,而其传奇的革命经历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原材料。
1949年11月初,在党中央的号召下,解放大西南的号角正式吹响。
球盟会官网入口到了月底重庆解放,彼时国民党军川东防线土崩瓦解,不仅宋希濂兵团残部由南川向大渡河逃跑,准备经峨边南下西昌,而且罗广文的15兵团也正仓皇逃亡成都。
鉴于国民党军一副兵败如山倒的惨相,彼时刘邓首领认为蒋介石已无斗志,人心惶惶,应利用国民党军的内部矛盾,积极开展政治争取工作,使其放下武器投向于人民阵营。
其实,自从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,国民党政权的最终结局已经非常明朗,西南的解放只是时间问题罢了。
所以不少国民党军政人员都看清了这个形势,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与我党我军联络,寻求起义和投向人民阵营的机会,其中就有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、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、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主任邓锡侯、潘文华等人先后通电起义。
而这些重要人物的起义,对蒋介石“大西南防线”的瓦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12月25日,罗广文在光明的召唤下率15兵团在川西安德起义,随即奉令开赴川北蓬溪接受改编。
在此期间,他特意派了本部少将副师长马士弘作为联络官,赴西南军区向贺老总汇报。
而巧合的是,彼时的马识途正担任川康特委副书记,他正在贺龙的直接领导下工作。
那一天,当马识途随贺老总接见起义代表时,突然惊奇地发现,原来代表是自己的亲哥,真是天大的喜事。
人生倏忽百年,经历岁月沉淀。时间来到2020年,彼时马识途已经106岁高龄,而他的《夜谭续记》也正式出版。
后来马老写下一封深情的“封笔告白”:“我年已一百零六岁,老且朽矣,弄笔生涯早该封笔了。”
然而马老封笔不停笔,第二年,他又历时3年创作出《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》,再次轰动世人。
马老生性温和、乐观豁达,他还专门为自己总结了“长寿三字诀”:“不言老,要服老;多达观,少烦恼;勤用脑,多思考;能知足,品自高……
人生的高雅境界可见一斑。
2024年3月28日,马识途老人在成都与世长辞,享年109岁。
素材源于网络"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" 这句古话,承载着古老智慧,也温暖着每一位奋力追求梦想的人的心。在中国女篮的未来舞台上,张子宇,这个名字正悄悄地书写着属于她的传奇篇章。身高2米26的她,是那种一眼就能在人群中辨认出来的“高个子”。但她的身高,远不是她唯一的标签——她的篮球天赋、聪明才智和坚韧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