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段锦怎么练 这份详解攻略请收好 #八段锦
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认识和逐渐重视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各种有益有趣的运动锻炼身体。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中的八段锦功法,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,它起源于北宋,约有千年的历史,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。
练习原则
八段锦的动作舒展优美、柔和缓慢,不受场地、器械的局限,简单易学,适合男女老少,长期练习可达到使瘦者健壮、肥者减脂的功效。每组动作应该遵循“自然、准确、循序渐进”的原则练习。
“自然”不能理解为练习时对自身动作的听之任之,而是需要松紧结合。“松”,表现为身体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,逐步达到呼吸柔和、心静体松的状态;“紧”,表现为适当用力,调动肌肉,虽总体动作缓慢进行,但身体要保持松而不懈的状态。
“准确”包括“动”和“静”两种状态,“动”时应在意念的引导下,动作灵活、节节贯穿,注意发力位置及力度;“静”时应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。
“循序渐进”是指练习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动作幅度大小、姿势高低、用力大小、习练数量、意念运用、呼吸调整等,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,最终达到形体运动、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。
动作详解及功效
预备式
大家对于八段锦的八段动作一定都有所耳闻,但是有些人却不知道在每一段动作开始前、每两段动作之间还有一个预备式动作。预备式是给身体的一个缓冲信号,提示身体马上要在静态与动态之间发生转变。
动作要领:头正身直,下颌微收,舌抵上腭,鼻子与肚脐在同一垂直面,两腋松开,沉肩垂肘,松腰松胯,双手展开在肚脐前抱圆,两脚与肩同宽,脚尖朝前,膝盖微曲避免内扣。
功效:这些要领是为了在保持正确姿势的前提下,人体的神经、关节、肌肉等最大程度地处于放松状态。
第一段:双手托天理三焦
动作要领:十指交叉,上抬双臂,在面前翻转掌心,掌跟用力向上顶,大臂贴紧耳朵,同时闭气、提肛、脚趾抓地,保持3~5秒,整个过程好像伸懒腰一般。随后,缓缓呼气,双手自然从身体两侧缓缓放下,恢复至预备式。
功效:此式以调理三焦为主。中医将胸腔、腹腔及内脏统称为三焦,调理三焦能起到防治各内脏病症的作用,特别是对肠胃虚弱的人效果尤佳。上举吸气时,加大呼吸深度,有利于腹腔内脏得到自我按摩。呼气时上肢下落,膈肌向上松弛,腹肌亦同时松弛,此时腹压较一般深呼吸要低得多,可改善腹腔和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。平时人两手多处于半握拳或握拳状态,双手交叉上托时可使手的肌肉、骨骼、韧带等得以调理。此式除充分伸展肢体和调理三焦外,还可舒胸、消食通便、强壮筋骨、解除疲劳,对腰背痛、背肌僵硬、颈椎病、眼疾、便秘、痔疮、腿部脉管炎、扁平足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。
第二段:左右开弓似射雕
动作要领:两脚平行开立,略宽于肩,成马步站立。上体正直,两臂平屈于胸前,左臂在上,右臂在下。左手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,缓缓向左平推,左臂展直,同时右手握拳,右臂屈肘向右拉回,右拳停于右肋前,拳心朝上,如拉弓状。眼看左手。如此左右各开弓4~8次。
功效:这一动作重点是改善胸椎、颈部的血液循环。研究发现,此动作对脑震荡引起的后遗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同时通过扩胸伸臂,使胸肋部和肩臂部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和增强,有助于保持正确姿势,矫正两肩内收、圆背等不良姿势。
第三段:调理脾胃臂单举
动作要领: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,继而翻掌上撑,指尖向右,上举吸气,同时右掌心向下按,指尖朝前。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,同时引气血下行,全身随之放松,恢复自然站立,下落呼气。如此左右手交替上举各4~8次。
功效:这一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,肢体伸展宜柔宜缓。由于两手交替上举下按,上下对拔拉长,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牵引,特别是使肝、胆、脾、胃等脏器受到牵拉,从而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、增强消化功能,长期坚持练习对脾胃疾病有防治作用。
第四段:五劳七伤往后瞧
动作要领:两脚平行开立,与肩同宽。两臂自然下垂或叉腰。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左拧转,眼看后方,同时配合吸气。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右转,恢复前平视,同时配合呼气,全身放松。如此左右后瞧各4~8次。
功效:五劳是指因劳逸不当、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种身体损伤,七伤是指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等情绪过极对身体带来的伤害。精神活动持久地过度强烈、紧张,会造成神经机能紊乱,气血失调,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受损。该式动作中,头颈的反复拧转运动加强了颈部肌肉的伸缩能力,改善了头颈部的血液循环,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,增强和改善其功能。此式对防治颈椎病、高血压、眼病和增强眼肌力量有良好的效果。
球盟会APP第五段:摇头摆尾去心火
动作要领:马步站立,两手叉腰,缓缓呼气后拧腰向左,屈身下俯,将余气缓缓呼出。动作不停,头自左下方经体前至右下方,像小勺舀水似的引颈前伸,自右侧慢慢将头抬起,同时配以吸气,拧腰向左,身体恢复马步桩,缓缓深长呼气。同时全身放松,呼气末尾,两手同时做节律性掐腰动作数次。左右交替进行各做4~8次。
功效:在呼气时以两手拇指做掐腰动作可引气血下降,俯身旋转动作亦有降心火的作用。动作要保持逍遥自在,并延长呼气时间,消除交感神经的兴奋,达到去心火的目的。此动作同时对颈、腰部的关节、韧带和肌肉等亦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,有助于任、督、冲三脉的运行。
第六段:双手攀足固肾腰
动作要领:两脚平行开立,与肩同宽,两掌分按脐旁。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。上体缓缓前倾,两膝保持挺直,同时两掌沿尾骨、大腿向下按摩至脚跟。沿脚外侧按摩至脚内侧。上体展直,同时两手沿两大腿内侧按摩至脐两旁。如此反复俯仰4~8次。
功效:这一势主要运动腰部,也加强了腹部各个内脏器官的活动,中医认为,肾为先天之本、肾藏精;西医也认为肾是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脏器,且肾上腺是内分泌器官,与全身代谢机能有密切关系。腰又是腹腔神经节所在地,由于腰的前后俯仰,也改善了脑的血液循环,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及各个组织脏器的生理功能。需要注意的是,年老体弱者做俯身动作应循序渐进,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俯身时头不宜过低。
第七段:攒拳怒目增气力
动作要领:两脚开立,成马步桩,两手握拳分置腰间,拳心朝上,两眼睁大。左拳向前方缓缓击出,成立拳或俯拳皆可。击拳时宜微微拧腰向右,左肩随之前顺,展拳变掌,臂外旋握拳抓回,呈仰拳置于腰间。如此左右交替各击出4~8次。
功效:此式动作要求两拳握紧,两脚拇趾用力抓地,舒胸直颈,聚精会神,瞪眼怒目。此式主要运动四肢、腰和眼肌,可根据个人体质、爱好、年龄的不同,决定练习时用力的大小。其作用是舒畅全身气机,增强肺气,促进气血运行,并有锻炼全身筋骨和肌肉的作用。
第八段:背后七颠百病消
动作要领:两脚跟相并提起,同时配合吸气;脚跟分两段下落,最终落至触地,并配合呼气,全身放松。如此起落4~8次。
功效:脚跟有节律地弹性运动,使椎骨之间及各个关节韧带得以锻炼,对各段椎骨的疾病和扁平足有防治作用。同时有利于脊髓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,进而加强全身神经的调节作用。
八段锦这一传统的中国健身方法采用柔和连贯的动作,活动全身关节、肌肉和筋脉,通过按摩内脏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。许多研究发现,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,不仅可以增强体质、提高抵抗力,而且对神经系统稳定性有益,可帮助改善不良情绪、提高睡眠质量、增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。大家可以在晨起或午后的空腹状态下练习完整的八段动作,或根据自身的情况再重点重复其中的某些动作,以达到辅助治疗和保健养生的效果。整个过程宜保持平静的内心状态和平顺的呼吸节奏,量力而行,最终达到调息调神的功效。
(来源《中国中医药报》2024年12月20日8版 作者:底婷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)
一、当保健品行业遭遇“中年危机”:高增长叙事下的结构性分化2025年,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的预言仍在,但行业格局已暗流涌动。Z世代追捧的“朋克养生”催生了护肝片、褪黑素等爆款,细分人群需求增速高达30%以上。然而,曾经的龙头汤臣倍健却陷入营收、净利润双降的困境——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...